中医治疗白癜风 今年五月,张纪中版《笑傲江湖》登陆B站。 这部20年前以电视机播出、褒贬不一的争议武侠剧,被投放到Z世代聚集的流媒体后,却意外收获好评—— 播放量超过2500万,评分高达9.7。 事实上,在播出21年时间里,在数代金庸剧的迭代后,这一版本的《笑傲江湖》也从最初为人群嘲的“败笔”“笑柄”,默默积累口碑,低调积攒路人缘,最终经过时间洗炼,熬到了出头天。 1、二十年一雪前耻 早在立项之时,这套剧便风头无两。 首先,是金庸老爷子以一元钱的版权费卖给央视改编权; 紧接着,是世纪之交以作家王朔为代表,掀起的“金庸作品雅俗之争”,以及对金庸文学地位的讨论。 再加上制作人张纪中,曾以制片主任的身份深度参与过央视版的四大名著,能调动的资源更加庞大,这部新作自然被寄予“神作”的期望。 因此,《笑傲江湖》还未播出,便收获了两岸三地极大的关注度。 首播之初,17.8%的创纪录收视率证明了它的人气。 然而,彼时正值国内互联网刚刚萌芽,民众表达欲望强烈,奇葩的选角、别样的艺执,都让观众一时接受不能,加之前有TVB吕颂贤版本珠玉在前,这版成了第一批网友广泛差评的对象; 「三大败笔」「八大笑柄」一一罗列。 据说,在豆瓣上,它最初的评分,只有5.5; 据网友记载,直到2010年,也才5.9。 这部剧的命运与原著中令狐冲的命运颇为相似—— 全程低血槽,六道真气入体,内力被封印。 一片好心却被禁足思过崖,出手狭义被田伯光砍的伤痕累累... 直到故事进入尾声,这才否极泰来,触底反弹。 直到今天,它的评分已达8.4,与吕颂贤版仅差0.2. 2、见路不走,另辟蹊径 这一版最初遭到恶评,主要还是因为它打破了TVB版给观众留下的既定印象。 彼时,历经邵氏武侠的巅峰,香港影视剧已经形成一套既有的风格。 成本上尽量压缩、招式上以写实为主、搭配简陋的特效、戏剧冲突尽可能强烈、为了争取观众最大限度的按原著拍... TVB的一系列金庸改编剧,甚至徐克、王晶制作的系列电影,都是这类风格。 而千禧年前后的观众,都是在这类风格浇灌下成长的。 好是好,经典也经典,但唯独缺了作者性。 所谓作者性,便是创作者独特的、原创的部分,想拍出新意,就必须跳脱出既有思路。 比如徐克镜头下的《东方不败》,大胆启用女性演员林青霞,将原著中本是配角的东方不败,刻画成一个性格饱满、履历丰满的悲情主角。悲情、宿命,是徐克在这部作品中的作者痕迹。 再说《卧虎藏龙》,同样跳脱出当时观众印象中的武侠动作,舍弃凌厉豪迈,转而使用韵味和内涵。 张纪中版的《笑傲江湖》,无疑对标TVB版; 它勇敢打破了观众的印象,并重塑了一个明显带有个人风格的江湖。 整个制作周期长达17个月,其中拍摄占据了整整181天,绝非香港电影流水线式的拍法; 40集,每集的制作费用都接近100万,总成本达到4000万,20年前单集这样的水准称得上是天价,在这套剧里,你看不到假山假水、不够精致的服装; 制作上,绝对阔气。 不说冲盈,单就配角蓝凤凰这身行头,便是1:1按照原著手工打造。 制片班底,夸一句全明星阵容不为过—— 两位导演,第四代导演黄健中、七小福之一元彬,一文一武双保险。 原著中,曲洋刘正风合奏的《笑傲江湖曲》,是刀光剑影的江湖中难得的靡靡之音。 为了营造这一意境,配乐请来了作曲大家赵季平。 代表作无数,贯穿了第五代导演初期作品,从《黄土地》到《霸王别姬》,从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到《大话西游》... 到了《笑傲江湖》中,刘欢、王菲演唱的片头曲给人印象极深—— 一声「咿——呀」,男声高扬洪亮,女声婉转低吟。 这天籁的背后,既有腥风血雨,也有儿女情长。 跟《沧海一声笑》的苍凉淡然不同,赵季平写就的曲子,空灵而快意。 央视版《笑傲江湖》最值得称赞的地方,便是它营造的武侠世界。 与港剧的棚拍不同,剧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实景,剧组造访遍布三山五岳。 瀑布、溪流、雾霭、峭壁、山峦都是天然雕饰。 为的,就是在自然环境下,赋予镜头诗意和气韵。 孤标傲世万丈豪情 风清扬令狐冲思过崖试剑,背景郁郁葱葱 令狐冲与岳灵珊练习冲灵剑法,背后水声潺潺,加重浓情蜜意 曲洋刘正风高山流水遇知音片段,山峦竦峙,树木丛生,烟雾袅袅,曲水流畅。 片中的指法和音调都是对上的,不像好多片里配乐行云流水,“弹”的人就那么拨弄两下。 在拍摄恒山相关情节时,由于不能去真正的悬空寺,剧组索性搭了一座高耸的悬空寺用于拍摄; 不同于前人照本宣科的写实改编,张纪中有意加重剧中的“写意之美”,营造出武侠世界的浪漫和天然。 再来看极具观赏性的动作场面。 与“射雕三部曲”、《天龙八部》中那种“一掌打出一条金龙”的招式不同,《笑傲江湖》中的打斗,以剑法为主。 风清扬独孤九剑,讲究料敌先机,灵活应对,以无招胜有招。 那...对于不熟悉剑法的普通观众而言,怎么传递“无招”的动作呢? 这便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通过对道具、环境的利用,使角色的招式达到一种“无序之美” 黑木崖大战,东方不败一根绣花针力克令狐冲、任我行、向问天三大高手。 原著是这么写的—— “三个人拼命追着一团红影,长剑却始终递不到东方不败身上”,文字上看压迫力拉满,但影视化如何表现就成了问题。 书,可以这么写; 可剧,真的要拍一根肉眼难辨的绣花针吗? 这里再次体现剧组巧思—— 以五彩的线条辅助,配合高速剪辑,既体现了东方不败身形极快,又呈现出多重视觉美感。 动作、场景、配乐,处处用心,细节之处见真章,真正实现了“实景山水”。 张纪中和他的团队,勇敢地挑战观众的既有印象,并创作了独具风格的武侠世界。 事实上,在后来相继推出的《射雕英雄传》《天龙八部》《神雕侠侣》中,影像风格沿用了《笑傲江湖》的美学理念。 《射雕英雄传》,从草原大漠到东海桃花岛、从骑鲸遨游到渔樵耕读,均是实地拍摄; 《天龙八部》弱化了狭义,有意加重了主角身上的悲情色彩; 《神雕侠侣》特意设置了半环绕声效,以便塑造江湖的真实感... 今天重看,你仍会惊讶于此剧的另辟蹊径和不落窠臼,很难去武断地否定。 尤其是当更年轻的一代观众成长起来,抛开了先入为主的时代情怀之后,一眼看去,饱含真山真水的画面、发生在真山真水里的快意恩仇,显然更富有魅力。 3、大胆而出人意料的选角 必须承认,即便到了今日,让李亚鹏出演令狐冲,仍能引发不小的争议。 如果说李亚鹏能演出郭靖的“鲁钝”,那这张脸下的令狐冲,不免有些方正、甚至呆板。 而令狐冲,则是洒脱不羁的。 然而,当我们把这个角色放入特定的武侠世界后,又会发现逻辑也能自洽。 《笑傲江湖》是一部政治讽喻小说—— 谁站在权力顶峰,谁就会被权力腐蚀; 而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,充斥着太多尔虞我诈和道貌岸然。 由此看来,令狐冲身上的“直爽”“坦荡”便尤为珍贵。 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大胆放大这一特性呢? 李亚鹏饰演的令狐冲,爽朗豪迈,少年感满满。 脸上若隐若现的苦楚,恰恰是对隐者生活的向往而不得的写照,毕竟一踏入权谋之路,想清爽的功成身退也就身不由己了。 张纪中选角的“大胆”不仅体现在主角上,在配角身上更是比比皆是。 当年,就在所有人好奇内娱谁将出演东方不败时,张纪中偏偏出人意料地启用了戏剧出身的越剧女神茅威涛。 徐克曾赞林青霞身上有一股男人的英气; 张纪中便将这个点子二次放大,茅威涛在越剧中就是女扮男装的小生专业户。 一颦一笑一起手,就是雌雄同体的气质。 同样的思路放在《射雕英雄传》里,就是请来舞蹈家杨丽萍饰演铁尸梅超风。 将舞蹈动作融入“九阴白骨爪”之中,既有一种邪魅之美,也切合梅超风狠辣悲苦的人物形象。 到了《天龙八部》中,16岁的舒畅饰演90多岁的天山童姥,抹上浓妆、扎上三角辫,把这一外形娇小但内心老成的苦情角色塑造的入木三分。 在《笑傲江湖》中,众配角的选择也极其精准,选角导演总能抓住一个为大众熟知的演员背后不为人知的特质。 比如一脸威严的黑子,演出了岳不群的道貌岸然; 涂们饰演的左冷禅,则是一狠到底; 李解饰演的林平之尤其出彩。 从这张脸上,你能读出悲痛、不甘、童真、阴毒... 青城派掌门余沧海也让人印象深刻,川剧大师彭登怀直接在剧中展现变脸绝活,既符合角色诡计多端的性格,同时也丰满了人物的身世背景。 其实不光《笑傲江湖》,张纪中作为制作人的多部金庸剧,如今在各个评分网站上都跑出了漂亮的逆袭曲线: 《笑傲江湖》8.4 《天龙八部》8.5 《射雕》7.3 《神雕》7.7 《碧血剑》7.6 除了《笑傲江湖》外,另一部昭雪呼声高涨的是《天龙八部》,有影迷直接宣布,它就是史上最好的版本,或许乔峰这个角色身上忠义难两全的撕裂感,更契合当下普通人的生活经历。 网上有个戏说:今后每翻拍一部金庸,张纪中版的金庸剧评分都会再涨一些。 无论怎样,在大浪淘沙的影视行业,一部剧能扛住时间洗练萃取,在十几二十年后仍被拿出来讨论,证明了其旺盛的生命力。从最初被讨伐到如今被怒赞,也见证了时代浪潮中主流观众审美的变迁。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莆田百事通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