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莆田百事通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莆田百事通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莆田百事通公众号

莆田百事通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28年前“秃鹫和女童”照片火遍世界,为何摄影师却因此自杀身亡?

2023-03-31 发布于 莆田百事通
手机号码吉凶测算 http://www.zhazou.com

1994年7月27日,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的一辆汽车旁站着好几位警察,而汽车内,则躺着一位已经去世的男人。

男人身边放着一张字条:真的,真的对不起大家,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。

很明显,这个男人是自杀的。

可令人震惊的是,就在两个月前,他刚刚拿到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,也因此名声大噪。那么,本该拥有光明前途的他,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自杀?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?

饥饿的苏丹

这个自杀的男人叫凯文·卡特,他是一名摄影记者。

就在1993年3月26日,他无意间拍摄了一组照片。而这张照片,引发了一场世界级的争议,它也成为了凯文自杀的导火索。

1993年,凯文和同事西尔瓦来到苏丹进行采访。苏丹是一个常年经受战乱和饥荒的贫困国家,凯文来苏丹的那一年,这个国家正处于大饥荒的时候。看着遍地都是饿死的民众,凯文的心中很不是滋味。

一天,凯文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:

在灌木丛旁,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。那个孩子蜷缩在地上,由于身体太瘦小,她缩在一起的时候几乎和脑袋一样大。而她身后的不远处,一只秃鹫正虎视眈眈地看着她,似乎在等孩子死去,之后饱餐一顿。

这一幕令凯文心头一震,他立马意识到这将是一个绝佳的素材,于是他轻轻地举起相机,调整角度,将女孩和秃鹫都收在了镜头里。

这便有了那张经典的照片。

紧接着,凯文赶走了秃鹫,收起相机走到一旁的树下坐了下来。他随手点起一根烟,默默地注视着那个小女孩步履蹒跚地往不远处的妈妈那里爬行,直至她彻底安全。

“嘿兄弟!”朋友西尔瓦走了过来,对着端着相机对凯文说:“刚才那一幕你也看到了吧,简直太让人震惊了!”

看起来,西尔瓦也拍到了这组照片。而凯文听到西瓦尔的话后,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,然后嘟囔着说:“我想抱一抱我的女儿。”

突然,凯文念着上帝的名字放声痛哭起来,西尔瓦明白,凯文这是看到小孩的疾苦从而想到了自己的孩子。或许只有当了父母才更加见不得这样的人间疾苦,还好小孩还有妈妈,还有联合国的救济。西尔瓦这样想着,也许只有这样想才能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一点。

结束采访回到南非后,两人分别将自己的作品发布了出去。其中,凯文将照片授权给了美国《纽约时报》,报刊给照片命名为《饥饿的苏丹》。

照片一经登刊,便立马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。

紧接着,这张照片就获得了国际新闻最高奖项普利策奖,凯文也因此名扬世界。

作为新闻工作者,拿到自己职业的最高奖项,就相当于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。凯文在得奖之后本该成为新闻界的大拿,但他不仅没有走向成功的巅峰,反而因为这张照片,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

疯狂的舆论

在《饥饿的苏丹》获奖后不久,就有一个佛罗里达的记者依据这个照片写了一篇专栏,大致意思就是指责凯文为什么不去帮助小孩,这自私的、不关心民众的媒体和记者,是踩在小孩的尸体上获得的奖项。

这篇文章发出之后,舆论立刻倒向了对凯文的指责,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凯文不去帮助小孩、在一旁照相是一件非常冷漠的事情。

凯文立刻对这些质疑做了回应。

首先,当时小孩的妈妈就在附近领联合国派发的救济粮,虽然自己在照相,但自己也在时刻关注秃鹫的动静,如果小孩有危险,自己一定会去帮忙。其次,小孩的手上有一个白色的手环,这说明小孩也是受人道主义保护的,至少在当时小孩一定是安全的。

最后,其实凯文自己的生活就已经过得一地鸡毛了,他哪里还能帮助那个小孩呢?

凯文的生活并不富裕,因为作品没什么知名度,所以他的收入也很不稳定,甚至有时候连房租都交不起,日子过得很是拮据,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就是想帮助那个孩子也无能为力。

但是大众并不买账,即便凯文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,大家还是固执地认为凯文为了所谓“知名度”和“精彩的镜头”,而放弃社会公德

凯文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,大家越是同情灾区人民,就越是谩骂凯文,仿佛他是十恶不赦一般,但实际上凯文没做错什么。

联合国有明确规定,个人不可以随便给灾区人民分食物,因为这极有可能引起哄抢扰乱秩序,凯文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赶走了秃鹫,其他的事情他也没有办法插手,但很多人却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他,这让他一度十分困惑。

更可悲的是,有人给凯文打电话问他小孩最终怎么样了,当时凯文采访完就回到南非,他也说不出来小孩最后的情况,这就导致小孩去世的谣言愈演愈烈。

不知情的民众被谣言激怒,情绪更加激动,凯文那莫须有的罪名也被无限放大了。

凯文的朋友西尔瓦曾为凯文发声,他也拍到了小孩和秃鹫,并且当时的情况确实是安全的,他还称当时凯文一直说想要拥抱自己的女儿。

但民众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,西尔瓦的话对舆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。

令新闻发酵起来的还是新闻,凯文获奖后不久,一位日本的记者采访了评审普利策奖评委之一的约翰·卡普兰。

刚开始,日本记者只是问一些正常的评审流程以及评审标准,突然他话锋一转,问约翰对于最近大家质疑凯文获奖的事怎么看?

约翰很疑惑,这有什么好质疑的?他们评审组在评审的时候,就非常仔细地看了照片,凯文的构图虽然悲凉,但小孩并不是一个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。而且评审们也对凯文进行了详细的询问,他们都相信如果小孩需要帮助,哪怕凯文是摄像师,也一定会伸出援手的。

约翰对《饥饿的苏丹》这张照片的获奖原因以及外界对凯文的质疑,都做出了一个公平的解释,但这档节目播出的时候,却剪掉了约翰关于这方面陈述的画面,整个节目围绕新闻和伦理展开,并对凯文获得普利策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。

舆论的尽头

巨大的舆论压力让凯文喘不过气来,更让他崩溃的是他一贫如洗的生活。

《饥饿的苏丹》并没有像外界所说的,给他带来丰厚的利润,反而让他在工作中更加寸步难行,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让他的精神变得十分恍惚,经常陷入自我怀疑之中。

之前凯文和朋友肯·奥斯特布鲁克还有西尔瓦等人组建了一个俱乐部,在《饥饿的苏丹》之后,凯文跟随俱乐部又去采访了一起暴力事件,当时因为受不了强烈的阳光,凯文就先回去了。不久就传来了一个震撼的消息,他的朋友肯被意外枪杀。

这件事对凯文造成了不小的打击,他一直觉得应该死的是自己,而不是肯。

这件事之后,凯文甚至公开谈论过自杀的事情。他的朋友们也曾劝说过他,但他那时对生活的期望值已经开始下降,精神状况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。

揭不开锅的日子,让凯文不得不接下了一个去莫桑比克采访的任务,可尽管他定了三个闹钟,还是错过了飞往莫桑比克的飞机。

更令他崩溃的是,在完成任务从莫桑比克回来之后,竟然还弄丢了一卷没有冲洗的胶卷。

接二连三的挫折,让凯文觉得生活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。他不理解,为什么他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,却会遭到所有人的指责和谩骂?为什么他明明也赶走了秃鹫,但人们还是要求他做得更多?

这一系列的打击,让凯文丧失了活下去的意志,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。

1994年7月27日,抛开了所有压力的凯文突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,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天里,凯文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。

这天,凯文先是在床上一直躺到了中午,然后拿起相机走了出去,在外面拍了一组照片。之后他找到朋友,将这段时间自己内心所有的痛苦和煎熬全部说了出来。

到了傍晚,他又驱车来了肯的家中。

肯去世之后,他的妻子莫妮卡就一直没从丧夫的悲痛中走出来,凯文这次来也并不是安慰她,而是为了将自己糟糕的经历告诉莫妮卡。莫妮卡也没有办法去安慰凯文,但凯文觉得无所谓。

此时的凯文不需要任何的安慰,他只需要一个情绪的发泄口,他需要有人听他说完自己这段时间的苦痛。当他说完了这一切,他也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。

晚上七点,凯文开车去了河边,那里有关于他美好童年的回忆。他在河边坐了一会儿,写下了那张字条,然后截了一段花园里的软管,用胶带把软管的一端固定在排气管上,另一端从车窗伸进车里。

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后,凯文启动了车辆。

他穿着还没换洗的牛仔裤和衬衫,打开自己的随身听播放自己常听的音乐,然后将一个袋子放在脖子下面当枕头。伴随着美妙的音乐,凯文·卡特永远地沉睡了下去......

真正的悲剧

凯文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,但是《饥饿的苏丹》却永远地留存了下来。

记者之所以存在,就是通过媒体向大众传递最真实的声音。只不过,传递方式因为具体职业功能的不同,而产生差异。

比如,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就是以犀利尖锐的访谈风格而出名,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在访谈过程中向外界观众传递最真实的情况。

而凯文则是通过照片向世界传递讯息,作为记者,他明白新闻的价值就在于“准确、及时、客观”,所以就算面临灾难,凯文也必须做到善于抓住时机,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
当凯文看到秃鹫和那个小孩同框的那一瞬间,他觉得这就是反应苏丹饥荒最好的画面,出于职业本能,他按下了快门键。他的本意是希望世界能够通过这张照片看到苏丹的困难,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苏丹饥荒,他的出发点没有任何的问题。

而且,凯文也没有违背自己的职业原则,他将苏丹的真实情况用照片反映出来,他想要表达对人道主义的呼唤,想要唤起世界对这个苦难国家的同情,却没想到这个行为将他自己放到了人道主义的“对立面”。

新闻的本质是真实和客观,但不乏有利用虚假新闻博人眼球的媒体,将约翰的陈述抹去的那位日本记者,就是操控舆论最典型的代表。

日本记者之所以能够将舆论发酵至此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大众缺乏辨别新闻的能力,却还要质疑凯文作为一个专业新闻人的发声,这也是造成凯文死亡悲剧的重要原因。

大众对于别人的要求往往要比对自身高,媒体传播一旦失真,大众就会站在到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别人的行为,但实际上,他们从没想过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,自己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。

其实,凯文的遭遇实际上是世界的悲剧,一张关于苏丹大饥荒的照片传出来,大家的关注点不是苏丹的情况怎么样,应该如何帮助这个国家,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拍摄这个照片的摄像师,甚至还引发了一场关于新闻工作者与道德的世界级争论。

当人们开始讨论凯文是否自私时,这张照片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。

因为没有人去关注苏丹人民的情况,凯文拍摄这张照片的目的也没有达到,这张照片甚至都没有引起人们对灾区粮食情况的重视,更是没有推动非洲地区的发展。

照片本身的含义被舆论和人们的猎奇心理完全掩盖,事实真相被本末倒置,对于世界和苏丹人民来说,这才是真正的悲剧。

结语

如果不是媒体的恶意剪辑和舆论导向,凯文未必会走到死亡的地步,世界的目光也会停留在苏丹灾区人民的身上,可见舆论的影响是有多么的重要。

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天都有各种新闻出现,其中不乏通过歪曲事实和制造舆论来博眼球的,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舆论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所以在面对争议比较大的新闻时,希望大家能够不知全貌,不予置评。

面对舆论的爆发,也需要恰当地规避,在不确定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抨击别人,否则极易形成网暴行为。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,语言和拳头一样有杀伤力,甚至更加危险,所以网络发言需要谨慎,不可断章取义。

舆论的导向就掌握在大众手中,如果大家都能够理性看待舆论,对不正规的媒体发言保持怀疑的态度,能够从感性的认知转换成理性的思考,从问题的本质出发,兼顾多方的声音,那么舆论自然也会不攻自破。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莆田百事通
    1970-01-01
  • 莆田百事通
    1970-01-01
  • 莆田百事通
    1970-01-01
  • 莆田百事通
    1970-01-01
  • 莆田百事通
    1970-01-01
  • 莆田百事通
    1970-01-01
莆田百事通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莆田百事通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莆田百事通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莆田百事通 X1.0@ 2015-2020